今日(8月31日),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于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統上線運行的通知》,已完成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統的部署,將于2022年9月1日上線運行。
據觀察,甘肅、河北等多省都于近期正式上線了新的招采平臺。就在一周前,國家醫保局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8013號建議的答復》中指出,“國家醫保局正在研究完善醫藥集中采購平臺掛網機制,推動建立全國統一的掛網和交易規則”。平臺化對全國藥品、耗材的價格聯動和監測,具有重要作用。此前,國家醫保局曾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7777號建議的答復》中表示:國家醫保局信息平臺藥品與醫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統建成后,將積極推進部門數據共享,加強各省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聯動和監測,通過建立統一的掛網和撤網規則,結合企業信用評價結果,保障醫療器械價格合理、安全有效、供應充分、使用科學。據人民日報報道,醫保信息平臺已在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域上線,有效覆蓋約40萬家定點醫療機構、約40萬家定點零售藥店。平臺作用不僅限于價格治理。據悉,醫保信息平臺涵蓋支付方式、跨省份異地就醫、公共服務、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等14個子系統,已經在異地就醫結算、支付方式改革、醫保智能監管、藥品集中采購、醫藥價格監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目前,統一平臺還處于不斷建設的過程中,仍有不完善之處。今年4月,國家醫保局召開首次全國醫藥集采機構工作會,其中指明平臺建設重點。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圍繞支持服務醫藥價格改革與管理的總體目標,持續提升完善交易支撐、線上結算、監測監管、公共服務等功能,重點抓好提升網采率和集采率、規范掛網規則、推廣線上結算、強化監測監管、參與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完善信息系統和創建示范平臺等工作。據了解,今年1月,國家醫保局已就提升完善醫藥集中采購平臺功能、支持服務醫藥價格改革與管理作出工作部署。國家醫保局指出,拓寬平臺覆蓋范圍,擴大采購主體覆蓋全部公立醫療機構。要更好支撐集中帶量采購,支持常態化制度化開展集中帶量采購工作,為鞏固集中帶量采購改革提供技術支持。強化醫藥價格監測,完善監測體系,擴大監測范圍和內容,加強醫藥價格監測能力建設,推廣監測信息數據應用。建立協同聯動機制,提升平臺間價格、信用評價、供應等數據聯通共享水平,推進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的集中采購市場。此外還在強化交易服務支撐、完善貨款結算方式、加強監測監管能力、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多項舉措。
值得關注的是,在貨款結算方面,線上結算將進一步推廣。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在今年2月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指出,醫藥行業特別是耗材領域,貨款的積壓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藥品半年以上、耗材一年以上未回款的占很大比例。
陳金甫表示,必須確?;乜?。為了解決醫療機構資金緊張問題,醫?;痤A付30%,我們也在探索,招采平臺上跟配送、供應企業直接結算,讓平臺服務于企業,減少運營成本。此外,也允許一些地方進一步擴大醫保墊付藥款的份額,同時在競價規則里面,越來越對醫療機構還款作出了嚴格要求,而且也開發軟件系統,來監督回款進程。
推行線上結算、直接結算、系統回款監督等舉措,耗材回款慢的問題也可能得到緩解。
全國統一的耗材治理也延伸至醫保準入環節,價格失信的耗材可能會遭到醫保禁入,價格高出醫保支付標準過多也可能被取消掛網。2021年11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基本醫療保險醫用耗材支付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醫保醫用耗材“醫保通用名”命名規范(征求意見稿)》。這份文件正式落地后,將成為首部專門針對醫用耗材的國家級醫保管理辦法。《辦法》明確,國家基本醫用耗材支付實行醫保通用名管理。醫保通用名由具有醫保耗材編碼的耗材按照一定原則進行分類合并。國務院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對醫保支付范圍內的耗材統一實行準入管理,制定國家基本醫保醫用耗材目錄。其中,國務院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醫用耗材醫保準入管理制度。制定醫保醫用耗材編碼規則、耗材通用名分類標準、評價規則及指標體系、醫保準入流程、醫保支付標準的確定規則等,對各省落實國家醫保醫用耗材目錄及醫保支付標準確定等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省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執行國家統一的醫保醫用耗材目錄,按照醫保支付標準的確定規則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支付標準。省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指導、監督轄域內各統籌地區貫徹執行國家醫保醫用耗材目錄和省級支付標準等。鼓勵省級醫療保障部門之間采取區域聯盟或協作區域等形式,制定聯盟或區域內醫保醫用耗材支付標準。據賽柏藍器械觀察,上述文件中部分制度也對耗材進行價格監管和約束。其中提出,要健全目錄退出機制。原則上非治療性康復器具、臨床價值不高、價格失信的醫用耗材不得納入《耗材目錄》。此外,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要通過定點協議等方式保持患者負擔水平總體穩定,避免過度增加患者負擔。對實際價格與支付標準差距較大的品種,省級醫保部門可對掛網價格超出支付標準較多、且競爭及供應充分的產品,在掛網等環節予以不同程度的約束,直至取消掛網。不論是醫保禁入還是取消掛網,對于相關企業而言,意味著價格失信成為絕不能觸碰的高壓線。伴隨統一平臺的日益完善,耗材招標、采購、使用的全流程監管力度,一定也會漸趨強化。
- END -
文章來源“賽柏藍器械”